“一道呢,叫作‘天香国色’,另一道,叫作‘龙女报恩’。这‘天香国色’呢,是将鲈鱼的鱼肉剁成泥,然后将提前碾好的牡丹花粉倒入,塑成粉白的牡丹花形,泡在淡金色的茶汤里,再在上面撒上些许桂花。这个菜呢,形似牡丹花开,嗅有牡丹花香,鱼肉绵密,入口即化,别提多诱人了。而这‘龙女报恩’呢,则是以赤鳞鱼和鸽子蛋为主要食材,源于一个古老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长安城呢,有一位公主,这公主……”
“等一下,我们就点这两个了,再加一份‘金铃炙’、一份‘八仙盘’和三碗‘御黄王母饭’。”孟阳打断道。
“好嘞,三位要喝点什么吗,我们这里的‘香雪海’也挺有名的,是牡丹花酿的酒,芬芳馥郁,很适合您三位。”
“那就来一壶吧。”孟阳说道。
“好嘞,您三位稍等,小的这就吩咐厨房去。”小二说完便笑嘻嘻地退下了。
“那金色盒子好像有异样。”孟阳等小二走了低声道。
齐姜向陆离身上的包袱看了一眼,果然包袱上有一处正在一闪一闪地发着光亮,虽然细微,但是仔细看还是能察觉出来。怪不得孟阳刚刚突然打断小二的侃侃长谈,原来是怕小二一不小心瞄到包袱,觉出异常。
陆离将包袱放在桌子上解了开来,果然是那金色的镂空雕花盒子在发光。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只见盒子中的一枚红色灵戒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三人一惊,陆离迅速把盒子盖住了,片刻后稍稍抬起一角,发现光芒不那么显眼了又重新打开。她将灵戒拿在手上,仔细看了下,发现正是她们昨晚看过的、上面写着“放生池畔鱼儿跃,魁星阁中有谁眠。长安花落人不见,皑皑白雪红衣绝。”、诗名为《覆红雪》的那一枚。
“怎么回事?这只戒指怎么突然发起光来了?”齐姜问道。
孟阳沉吟了一会儿,猜测道:“我看到它发光是在小二说到那两道菜的时候,应该是刚刚小二说到了些什么,引起了灵戒的反应……”
“公主。”陆离凛声道。
“公主?”齐姜疑道,“啊,是了,刚刚他的确说到了公主什么的。这么看来,我们要找的人应该和小二口中的公主有关,而且,这公主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齐姜推断道。她刚刚注意力全在美食上,现下才想到这个重要信息。
“等待会儿饭菜送到时,我们再好好打听打听。”孟阳道。
片刻后,小二手里端着一壶酒回来了。
他把酒放在桌子上后,笑道:“您三位来尝尝,好喝的很。”边说边把三个小酒杯分放在了三人面前的桌上,往里面开始倒酒。
齐姜谢过,开口问道:“小二哥,劳驾问你件事。”
“什么劳不劳驾的,您三位问我那是我的福气,我小顺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二倒完了酒,拍着胸脯道。
齐姜噗嗤笑了一声,端起眼前的酒杯饮了一口,比着大拇指赞道:“好酒!几百年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了!”,随后又道,“小顺子,你刚刚说的龙女报恩的故事还没说完,继续讲给我们听听吧。”
“您喜欢就好。龙女报恩啊,那可是我们这儿很有名的故事了,有条街还是以它命名的呢。传说中啊,大概在千百年前的虞国,长安城呢,有一位公主。公主从小就善良可爱、美丽动人,深受国主的宠爱,国民也都很喜欢她。公主十二岁时,国主带了她和王后一起微服出来玩,行至太平街洒金桥时……哦对了,这位公主的封号好像就是“太平”,她看到桥上有一条很大的金鲤鱼在不停地翻转、跃起身子,仿佛想跳出鱼筐。公主觉得这金鲤鱼甚是可怜,她仿佛能感受到它因面临死亡而产生的巨大的悲伤和即将窒息的痛苦,于是便请求王后把鱼买来放了。买了鱼后,公主和鲤鱼说了几句话、摸了摸鱼身后,便把它放归了旁边的池塘里。说来也奇,那鱼落了水后却没有立即逃走,而是惬意地摆了摆身子,然后突然一个鲤鱼打挺高高跃起,大概有一丈多高,”小顺子讲话时一直手舞足蹈的,说到这里时右手高高抬起,“随后便落入水中游走了。周围有人注意到了,觉得很是神奇,料定这一定不是普通的鲤鱼,有人说这是西海的龙王之女,她那一跃,是在感谢公主,承诺公主以后一定会回来报恩的。而那个公主放生的池塘,原本只是个不知名的小池子,后来便成大名鼎鼎的“放生池”了,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立的池碑呢,不过里面干涸了很久,已经没水也没鱼了,这边是‘龙女报恩’这道菜的由来了。”
三人听到“放生池”,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心中均是一凛。
“那后来呢,龙女有回来报恩吗?”齐姜问道。
“后来……后来这个故事就没然后了,有没有回来我也不知道,不过,唉,应该没有回来吧。”小顺子叹息道。
“为何?”陆离冷声道。
“因为……因为这个公主后来结局不太好,好像年纪轻轻就死了,而且……而且虞国也在那个时候灭亡了。”小顺子眉目耷拉道。
“什么?!”齐姜和孟阳惊道。陆离拿着杯子的手也是不自觉地一顿。
“怎,怎么回事?她……她怎么会年纪轻轻就死了呢?”齐姜问道,声音颇为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