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孙父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将盒子递了过去。
‘谢谢伯父,公主有救了!’紫鸢接过木盒,手舞足蹈地大喜过后,拜谢道。
‘这里是阿胶和菟丝子,还有一些当归和白芍,于公主的病情大有裨益,你都一同带了去吧。’孙父说道。
紫鸢再次谢过,携了盒子便欲走出门外。
‘且慢!’孙父止道,‘犬子虽不算是正式的大夫,不过也算略通医术,如果紫鸢姑娘不嫌弃,便让他同你一道回去吧。’
‘父亲,我……’孙慈正要说些什么,孙父向他使了个眼色后,便闭口不言了。
紫鸢心想: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下长安城只有一位大夫,也算高龄,万一他有什么不测,那么便没有人能救治公主了。这位孙慈大夫虽然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倒也算认真细心,带他回去总归没什么坏处。
‘好!有孙大夫在旁协助,那再好不过了。’紫鸢微微欠身,行礼谢道。
‘不敢当,不敢当,举手之劳,紫鸢姑娘不必如此客气。’孙慈伸手将她扶起,脸色微红。
孙慈简单收拾了下行李,便随同紫鸢一起出发,走的时候回头望向父亲。孙父站在同心堂门前,慈眉善目,微笑着挥手作别。二人驾车行了一天一夜后,便返回了长安。
药物已经齐备,在老者和孙慈的共同调理下,公主的脸色渐渐好转,虽还是常发梦魇,不过人却也渐渐醒转过来。
十日后的清晨,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进窗来,洒在床上,照在公主白润的脸庞上。她的双眼微微睁开,似乎觉得阳光有些刺眼,顷刻间便又闭上。熟悉了这耀眼的温度后,她试探着再次睁开了眼。
她正处在一间温暖的屋子里,周围的陈设很是陌生。她微微转头,垂眸望向床边,紫鸢正趴在她的床前,睡得正香。
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紫鸢眼睫轻颤,悠悠转醒,她抬眸看向床上,正对上公主望着她的眼神,登时一个激灵,睁大了双眼,片刻后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自己的幻觉。
‘公主,你终于醒了!’紫鸢扑向公主,边哭边激动道。
‘紫鸢,重……’公主轻声说道,声音微弱。
紫鸢连忙起身,握住公主的双手,眼眶湿润,不停地重复着说些什么,泣不成声。
‘这里,是哪里?’公主问道。
‘这里是医馆,一个叫同心堂的医馆。我们现在在长安南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叫白水县。’紫鸢笑着回道。
‘白水县?’
‘是啊,多亏了这里的一位大夫,公主你才能平安无事,紫鸢真的是开心死了。’紫鸢喜道,双手又握紧了一些。
公主没有说话,半晌后,出声问道:‘父王母后他们的尸身……’
‘都葬在皇陵了,他们的尸身……没有找到……’紫鸢低头道。
‘小萤他们呢?’公主又问。
‘小萤?’紫鸢不解。
‘三年前,带我们去青玉池的那个小女孩,她也死了。’公主双眼无神道。
紫鸢眼前闪过一张消瘦干巴的小脸,回忆起了些什么,默默叹了一口气,回道:‘枉死的民众和士兵都好好安葬了,焦尸太多,无法辨认身份,统一为他们立了块无字碑……’
‘葬了好,葬了好。’
屋内一时沉默无言。
‘紫鸢,我有些饿了。’公主微微出声道。
‘公主你好久没进食了,这会儿是该饿了。你好好休息,我去准备些吃的东西,马上就过来。’紫鸢又哭又笑道。
公主微笑着,点了点头。
‘咣当’一声响,紫鸢手里的碗掉落在地。她端着一碗清粥,喜笑颜开地回来时,床上却早已没了公主的身影。她在屋子周围找了找也没找到公主,心中顿起担忧。
‘公主!公主!’她心中焦急无比,大声喊道。喊声引来了孙慈和老者,还有几个住在附近的国民。
她又慌又急地把刚刚公主醒来又失踪的事告诉了众人。
‘你先别着急,说不定公主只是睡得有些久了,想去散散步。’孙慈安慰她道。
‘对,我们大家分头去附近找,一定会找到的。’一男子附和道。
‘李师傅,麻烦你带几个人去西边,国舅爷带人往南边,王大哥带人往东边,我和紫鸢去北边,我们分头行动,现在是辰时,到了午时,不管有没有找到公主,我们都在此会和。’孙慈说道。
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各自出门带了人去负责的方位寻找,紫鸢和孙慈去往了北边。
转眼已过去一个时辰,二人寻遍四处,还是没有找到公主。
紫鸢很是忧虑,孙慈搀扶着她,不时轻声安慰着。
正午时分,二人回到医馆。
‘你们有找到公主的踪迹吗?’紫鸢急切地问道。
众人皆垂头丧气。
‘没有找到。不过,后院马车上的马不见了。可能,可能是公主骑走了。’医馆的一个伙计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