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书友小说网 > 乱世离人歌 > 第45章 改革

第45章 改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方势力不断扩大,唯有墨川佁然不动。眼看三方势力都要扩张到墨川来了,文彦卿不得不催唐阅早日行动。

可唐阅此前已经答应贺兰章,不可主动索战。于是众人的目光便放在了贺兰章的身上。能让唐阅答应如此离谱的条件,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贺兰章不负众望,当堂陈词:“不争者,下策。争地者,中策。争民者,上策。他人已选中策,将军纳上策相对。”

何为上策,安民抚民,自然万民如蜂涌入墨川。而如何安民抚民,自然要用百姓们最在乎的土地。

没有人会喜欢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流民。他们别无生计,又要吃饭,没得饭吃,便要闹事。但贺兰章却向唐阅提议,大开城门,放流民入城。同时派人重新丈量御下田地,统计无主之地,归于流民。还鼓励流民开垦荒地,新地第一年半税。

待百姓回归,重新统计人口,百户为一村,五村为一镇,编辑造册。同时为鼓励百姓生产积极性,免除所有苛捐杂税,将丁税、地税合为一体,以村为整体缴纳。

再视丁税、地税轻重,择情收税。比如一家人口多而地少,就按地收税。一家人口少而地多,就按人丁收税。为防现下城中富农富商买田积田,高价卖给流民。又设阶梯税,名下田地超过一定面积,赋税加倍,再超过多少,再加一倍。

若遇灾情,则统一减税,并允许百姓们多交税减徭役,或是以徭役减税。

士农工商,贺兰章还提出兴办学堂,教化百姓,知廉耻,晓礼仪。忠孝一体,欲要天下人忠,先要天下人孝。推崇孝道,由乡县推荐孝义之人,官府写书表彰,送于学堂村社,叫所有人学习。得官府牌坊者,其家赋税减免。

长此以往,百姓们定深奉孝道,忠君不二。

工者,秘技不外传。官府可高价购买之,并教习其他有志于此者,助城镇早日恢复往昔繁华。商者,为最末之等,却是一汪活水。可惜一路大小关卡都要收税,又有官差私下狡诈勒索,流到墨川的活水也不剩多少了。若能取消各路小关卡的税,并严查官差私下盘扣的情况,天下商人尽来墨川。

这几条虽然难,却也能试试。唯一不敢试的,是第一项,种子种下去,不可能马上结出粮食来。流民入城,还是要靠官府救济。况且现在,有没有那么多种子都要打个问号。

于是贺兰章提议,可用军粮。

他说道:“将军,早稻三月熟,中稻五月熟,其后为晚稻。也就是说最多六个月,将军不仅能收回此前散出去的军粮,还能充实各城仓廪,以备后战,何不为之?”

唐阅听完,原本犹豫的心忽然定下来,目光骤沉,一挥大手,所有人都下去风风火火开干了。

墨川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传到其他地方去。昌原剑州不屑于此,朝廷背后的玉窈有心而无力。墨川能施行,是因为各地的豪绅士族都被接连的动荡清洗干净了。而奉京帝都,士族就是皇城的基石,根本动摇不得。

南宫告诉玉窈,墨川此举落实,将来必得天下,需及早剿灭唐阅。于是玉窈连夜派人联络昌原和剑州,打算将墨川扼杀在萌芽截断。

但是剑州已经和墨川达成某种条件,自然拒绝了朝廷的邀请。不仅如此,慕容衡还把朝廷的密信转送给墨川。

唐阅得信,立刻告知昌原,自己已知朝廷密谋,劝其不要轻举乱动。昌原夹在三方中间,一得到墨川的信,就回绝了朝廷。

慕容彻是个谨慎之人,已经猜出墨川的消息出自剑州。若他执意和朝廷攻打墨川,那么剑州肯定会攻打昌原,届时他腹背受敌,朝廷却能轻松抽身离去。

他可不愿做这桩注定赔本的生意。

剑州昌原相继拒绝,玉窈悔之晚矣。她之前在太守府做下人,早知道贺兰章的才华,却不料唐阅竟能咽下如此屈辱,重用贺兰章。

南宫听她说起贺兰章的才智,只是摇头感叹:“天意如此!天意如此!”

他没有怪玉窈自作聪明,给别人送上一把斩自己的快刀。玉窈更过意不去,不禁问道:“先生不怪我?”

碧柳湖畔,南宫望着远处的空濛天色,缓缓说道:“娘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臣,也有遗憾之事,又岂敢怨娘娘当初没有多语。若真要怪娘娘不肯说尽,臣不是也没问清楚吗?”

玉窈眼眸里的光微微晃动,紧接着神色一沉,郑重保证:“先生放心!玉窈决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南宫闻声回首,嘴角眉梢挂着淡淡的满意:“错已酿成,追究无益,不如想想未尽之事。娘娘可还记得此前,你的第三道命令?”

玉窈立刻想起一个人——计无伤。

此前她遂计无伤的愿,也要计无伤为她带一人。按照奉京与舒州的距离,如今计无伤估计已经抵达舒州。

玉窈眼中渐渐升起一丝期待,马上她们姐妹就要相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