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苍是墨川边城,过去五城,就到奉京。洛苍有消息,便是奉京有动静。唐阅没有回首,只平淡道声:“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遵命!”小兵领命退下,郑峰立刻上前道:“将军,朝廷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你如再去奉京,无异于自投罗网!”
“谁告诉我要去奉京?”唐阅回首看向郑峰,深邃的眼如这片天色般冰寒冷漠,叫人看不出丝毫情绪。
郑峰一怔,愣愣说道:“不是将军说,要去奉京请罪吗?”
唐阅收回目光,重新望向远处的苍茫天地:“那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当初他立下三桩誓言,其一,一年内不可主动索战。只要拖过这个冬天,誓言自会破解,关键是最后一桩誓言。想到这儿,唐阅微微蹙眉,眸色越发深沉,恍若两方深不见底的深渊。
他不能对付朝廷。
原来的计策里,是想让出昌原、郯州,放慕容衡北上除掉皇帝,他就能摆脱第三条誓言。可没想到慕容衡居然放弃到手的利益,选择与慕容彻、朝廷联合。
这样一来,墨川就陷入被动,成了笼中困兽,只能等死。
文彦卿悄然看一眼旁边的魏长庚,说道:“收之东隅,失之桑榆。慕容衡会倒戈朝廷,倒也不难猜。”
这明显是指舒州韶阳之变,义军投靠唐阅,虽然可以壮大墨川之势,但也会引起慕容衡警惕。更何况朝廷派去剑州的使臣,乃是赫赫有名的南宫先生。
魏长庚听出他的意思,也知道唐阅当初的誓言,便上前拜道:“将军放心,今日之祸,为义军埋下,长庚愿为将军解决掉这个麻烦。”
唐阅闻言转身:“魏将军有何办法?”
文彦卿与郑峰同样一脸凝重,想要知道他有何办法化解眼前困局。
魏长庚目含笑意,胸有成竹:“将军,义军虽投靠墨川,却未归于墨川,若由我率领义军对阵朝廷大军,亦不算将军违背誓言。再由郑将军率兵前往韶阳,直攻剑州,既没有违背将军第一桩誓言,也能牵制慕容衡。”
说到这儿,他目光陡然沉下,一脸严肃,直直盯着唐阅:“最后就是将军您,率领大军一举夺下昌原。”
只一瞬间,文彦卿就明白了他意图,恍然大悟道:“你是要将军替慕容衡夺下昌原!”
“没错!”魏长庚抿嘴一笑,“我不相信肥肉摆在嘴边,慕容衡还不肯下嘴。只要他咽下这口肥肉,将军再按兵不动,慕容衡为摆脱剑州困局,定会北上夺宜安与北丘。那个时候,就是朝廷和他的事了。”
听到这儿,文彦卿眼睛都亮起来,不禁赞叹道:“魏将军此计果真是妙!”
然而郑峰却垂首深思,凝重无比:“若按魏将军的计策,墨川兵分三路,战线拉得太长,只怕首尾难顾,一溃千里。”
魏长庚的目光再度定在唐阅身上:“所以此计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军身上,将军务必要速战速决,在我与郑将军战败前,一举夺下昌原,否则墨川必败无疑。”
唐阅一直沉默着,听到这句话才抬起眼眸,沉声问道:“你们能坚持多久?”
魏长庚道:“朝廷有心灭墨川,必定会派计无伤领兵。我有幸与计无伤交过手,大概能坚持一个月。”
“一个月!”文彦卿惊呼,眉头皱得更深,“从墨川到昌原,精兵速行,至少都要一个月。只一个月攻下昌原——”
他还没说完,就被唐阅的话打断:“郑将军,你呢?”
郑峰还在为魏长庚的震惊,骤然听到唐阅的提问,愣了下,才回答道:“启禀将军,我为攻城一方,能坚持多久,取决于粮草,故时日充足。”
唐阅目光一沉,正色说道:“好!便依魏将军所言,兵分三路,化解墨川之危。计无伤骁勇善战,心思缜密,彦卿,届时你就跟着魏将军——”
魏长庚立刻道:“不用!我只需拖延住计无伤,而将军您需攻下昌原。文大人跟着你更好。”
文彦卿嘴角微微抽动,面带笑意:“合着最后我才是多余那个。”
魏长庚笑如春风:“文大人不必自谦。”
料峭春风吹起,没能吹来莺歌燕舞的春天,反而掀起一片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