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丘镇原本的建筑都早已经被掩埋,而现在的这些堡垒后来建起来的“溪丘神”的神殿。
原本的溪丘神殿恢宏壮阔,可图兰国被当时的中原皇朝攻伐,近乎灭国,雄伟的溪丘神殿被付之一炬,溪丘神的祭司和神族人都带着溪丘神到更西的西方避祸,直到中原皇朝退兵才又回来,重建溪丘,并将安置溪丘神的神殿都建成了堡垒的样子,以便有更多的转圜空间,将来逃走时不至于那么狼狈。
当然,溪丘神已经不复存在,溪丘神所在的图兰王朝也早已经灭绝。
无论是已经通了官道的西域图兰城,还是这方圆几百公里内都毫无人烟的沙漠深处溪丘镇,都已经是大雍的版图。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这群修道者才是大雍真正的“边疆戍卒”。
而这一切,灵玉都不知道。
她只是曾经疑惑过为什么长生道人能有这样的地位,后来也通过种种了解和自己的思索给了一个勉强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人便是如此,哪怕知道的并不清楚,也能依靠各种脑补将一切合理化。
当然,不要说溪丘镇,哪怕是图兰城,大雍对其的控制也是薄弱的,恶劣的气候环境就是难以越过的天堑。
溪丘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或者说,现在的修道场所就是如此。
然而这一切,世俗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知晓的。
也许有人听过溪丘的名字,知道它是一个“修行圣地”,但脑海里想的都是青山绕翠、溪水潺潺、百花争艳、风送兰香的宝地,与现实大相径庭。
那种想象并非是一种无知,几千年前,神朝还在时,或者更早,洞天福地的确是那样的。
几千年来,百姓内心的认知从未改变过,可随着神朝的覆灭,灵气不仅仅越发枯竭,而且越发排斥于人,世间与灵气、与修道有关的一切,都在剧烈的变化着,直到今天,仅就大雍皇朝所知的,还存在的可以称之为“洞天福地”的地方,仅有八处。
现在的洞天福地,只以灵气充沛稳定、足以供修道者修炼且可以辟谷为标准,并不要求别,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八处。
这八处分别在大雍皇朝的八个方位,有像溪丘这样虽然控制薄弱但仍属于境内的,也有其他虽处于境外但依旧能够被大雍所影响的。
除了这八处洞天福地以外,其余人迹罕至处,也灵气相对充沛,有助于修行。
长生道人从这位跋涉许多天的信使手里接过书信,本想着是不是又是关于他那个原本要收但还没收的徒弟的,可一入手,其上氤氲的灵气就让他精神一振。
这是来自于另一个修道场的书信。
只有灵气稳定且充裕的地方,才能施展有效而不会在其他地方快速逸散的法术。
这封信只有他能打开。
长生道人没有急着打开信,而是问道:“陛下可是已知晓是何事?有何旨意?”
信既然从京城来,就说明那边的人除了这封给他的信,肯定还有给陛下的。
“陛下已经知道,说是全凭天师做主。”信使答道。
长生道人点点头。
从他成为大雍皇朝的天师起,关于修道的事,这句“全凭天师做主”,他已经听了很多年,未来也会一直听下去。
这是他这世外之人与世俗掌权者的默契。
随后他拆开信,仔细品读,很快又放下,皱起眉头。
这是从北方草原来的信。
北方草原自然是有一处洞天福地“洛丹”,那里现在有一位草原神,是一只苍狼。
这位苍狼神来历不明,只是在几百年前忽然崛起,统一了草原的信仰。
据这位神明自述,神朝覆灭时,神皇派遣的草原的天使听闻神朝灭亡的消息以后,便自杀殉国,遗体被它所吞食,经过千年的修行,方才得道,然后再经过不断地凝聚信仰,最终成神。
但凡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不会相信它的鬼话,在神朝时候,整个北方草原都是神朝疆域,哪里会派什么“天使”。
那是神朝覆灭以后,北方草原的部落从中原皇朝分割开,甚至形成对立的局面,才有了中原派遣使者出使草原的事。
总之,不论这位苍狼神是什么来历,现在在草原是什么地位,它在与其他修道者的交往中,并不以神明自居,而是以一道场之主的身份与其他七位道长相处。
它发过来的,是一封邀请信,上面写着它想联合大雍召开修道者大会,共同商议修道界要如何迎接天道的下一次大变,希望大雍天师能够亲临。
长生道人对这请帖生起了万分警惕。
苍狼神很强大,不是一般的强。
这个世界的动物并不具备灵智,更不可能修行,因此不存在类似于妖的生物。
所有动物形态的神、仙、魔,都是没有了躯体的神、仙、魔融入到了动物的躯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会丢掉曾经的记忆。
虽然苍狼神自述的来历不可信,但它绝对来历不凡。
自从它统一草原以来,北方草原再没有南下劫掠,对于中原皇朝友好异常。
尽管中原皇朝的统治者们始终明白,如果一个人能够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那么他一定所图甚大,但长久以来的安稳终究让人放松警惕。
这绝对是又一场大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