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看,果然,这不可见的檀香烟气中竟然流转着灵韵,真是大手笔!
灵玉先送上准备好的礼物,觉明大师接过,很自然地收下。
灵玉心中立刻小小地松了一口气,脸上有了几分笑意,紧接着开口:
“我与大师八年未见,竟不觉得生分,着实神奇。”
“那是姑娘天生与我佛有缘。”觉明和尚笑呵呵地接话,心中但也是松了口气,不枉他用上了灵香。
“姑娘此番来找,定然是心中有惑。”觉明和尚十分和蔼地先开口。
“确实有惑。”
灵玉借着简单地解释了一番太子先承诺而又食言的事,接着又说了长生道人要五年以后才能收她为徒的事,她表达了对这一切的困惑,以及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觉明和尚始终微笑听着,并在她说到“长生道人”时,点了点头:
“姑娘是否曾听说过,佛门之道?”
灵玉一听,心说这正菜这么快就来了,和尚这是迫不及待地要拉拢她了。
“确有耳闻,听说佛门对于心境的修炼有十分独到之处。”她说着和尚的话说,也希望把对方的话引出来。
觉明和尚反而是谦虚起来:“确实有些用,但对于非佛门中人,还是无用。总有诸多修道者妄图通过某一道来突破‘弃红尘’关,而在已有的诸多道路中,我佛道总归算是正道。”
“大师过谦了,能给心境有缺的修道者一个机会,佛门已经是功莫大焉。”灵玉继续恭维着。
修道终究修的是自我之道,追求的是极致的个体与极致的天道间的触碰,借助其他的,无论正邪,都可以算作左道。
觉明大师被恭维着,脸上却没有显露丝毫笑意,他感觉到了灵玉的刻意恭维,便严肃地问:
“姑娘是不是以为佛门是想收你做弟子?”
灵玉立刻在面上表现出羞赧:“是我狂妄了。”
而她的内心却在说,如果真有拉我入伙的机会,我不信你们佛门不心动,现在不过是觉得机会渺茫罢了。
觉明大师却摇头,面色稍和缓:“是姑娘妄自菲薄了,我佛门何德何能,敢于承接天数。”
灵玉心下警觉,是被看穿了?
她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一个小沙弥手里提着茶壶敲门进来,见两人茶杯里的茶都没有被动过,犹豫片刻,还是向两人点点头,径直出去了。
觉明大师看着小沙弥出门,转过头来语重心长道:“现今修道界,和世俗皇朝牵扯过深,所思所想总是沾染了太多红尘气。尤其是有一定年岁的修道者,多如此,后果便是世俗界对修道没了敬畏之心。
“我佛门弟子便不同,无论如何不会丢了出家人的那颗佛心,在追逐天道的路上,便不会为世俗所蒙尘。”
“莫要忘了,修道界追逐的是天道。姑娘代表了一种天数,天数行事,又何必需要如此在乎凡人,只凭着自己的意去行事便是。
“姑娘要见、要触碰外界,却莫要顺着外界,哪怕有许多姑娘自己悟出来的道理,若是不合姑娘的本心,那便弃之。
“弃红尘,不是真的只有到了‘弃红尘’之时才能够弃。”
灵玉听觉明大师的一番话,一开始还觉得佛门颇为傲慢,自卖自夸,可听到最后一句,却浑身一震,种种迷茫与惶惑的心绪从脑海上涌到双眼中,随即喷薄而出!
片刻之后,灵玉的眼神终于清明澄澈。
她对着觉明大师俯身长拜:
“多谢大师指点。”
起身时,眼中也满是感激之色,颇为感动道:“实在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觉明大师终于又重新露出了笑容,端起那早已凉了却依旧清香四溢的茶,仔细品来:
“我佛门,亦有公心。”
“阿弥陀佛。”
这是觉明大师今天在她面前。唯一一次呼喝佛号。
走出归元寺,灵玉的灵台依旧清明。
无论佛门如何,是不是有公心,还是单纯地的拉拢,但觉明大师确实是个好人,他完全是以修道者前辈的身份来待灵玉。
可以说,觉明大师让灵玉对佛门真的有所改观。
她感到非常有趣、也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是:
佛门因为没有那么强的力量,因为更融于俗世,反而更能勘破这世俗中的一切。
多少修道者在获得力量短暂膨胀后,又陷入了长久的寂寥,在红尘中挣扎,难以脱身。
他们并不真正具备超脱的能力,如果不成为世俗皇朝的棋子,便难以获得一切突破所需的资源,要么庸碌一生,要么被世俗强大的组织力量所绞杀。
某种意义上,皇帝是真的用心良苦,他真的希望灵玉能更快变强,然后能在大雍有一番作为。
他是一位绝对慈爱的长辈,真心要将自己的晚辈打造成大雍未来的修道界柱石。
然而对这一切,灵玉都没有再去想。
至少现在,她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