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灵气能够变得充裕的话,一切都会不同,但王宜春已经想象不出来灵气充裕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她知道那是什么样子,上古的记载中有足够丰富而瑰丽的描述,但现实的经历让她的脑海里实在难以出现那样的场景。
她只能抓住现在的一切,抓住那些真正现实的东西。
影卫的案子终于结了,她神奇般地证明了这件事没有她的责任,那是杀人者与三个死者的私人恩怨,她为他们编了一个很长很动人的故事。
一个农夫与三条蛇,强大但是不谙世事的影卫,弱小而充满心机、奸诈狡猾、能够将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市井小民们。
只需要编造少量的证据,配合上这个符合一些官员想象的故事,就能够给这个案件一个交代。
修士在朝堂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王宜春的横空出世给了灵玉一个新的答案。
从前修道者最聚集的地方是司天监和军中,他们并不参与朝堂上的大多数事务和斗争,显得很是边缘化,他们存在与否,是否是修道者,都无关紧要。
但王宜春不同,她很乐意在朝堂上说话,即使是与她无关的事,她也能说出一番道理。
尽管这些都不是她该管的,但似乎没有谁去阻止她,她那看起来苍老又精神的面貌,在朝堂上没有丝毫违和感。
如果她不是女子,应该能够无缝融入到这个环境里。
“她不应该当什么影卫指挥,她应该去当御史。”
有人背后这样说她。
听到这句话的人则下意识问道:“哦?我倒是知道御史该如何,那影卫指挥又该如何?”
“影卫指挥啊,应该是指挥影卫去为陛下搜集各种民情上报,并且对一些朝廷难以管到的事情进行处理……理论上,她确实知道很多,也确实能够给朝臣们提出有用的建议。”
当雷勇好奇地问这近来在京城颇有讨论度的王指挥时,灵玉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他今天是特意来告诉灵玉一件事的。
“我看见林相府上的那只狸奴,跳上了三皇子的轿辇。”
当灵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震惊了,不是震惊于消息本身,而是震惊于雷勇这样一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真的这么喜欢八卦。
于是灵玉发出了感慨:“你这真的是……你可能比那位王大人更适合当影卫指挥,如果你是个修道者的话。”
然后雷勇才有了上面关于影卫指挥的疑问。
灵玉自然疑惑,究竟是三皇子觉得京城太小,想要离开京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还是林相觉得宰相这个位置实在太劳心劳力、伤神伤身,不想再干下去了?
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母亲一定会担忧得睡不着觉。
储君争斗这种事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任何事情对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是坏事。
一件事表面对一个人有利,对另一人不利,受利者因为变成众矢之的,而情况变得不利,同时受不利者依旧会为这种不利而感到忧虑。
太子会忧心三皇子和林相是不是真有联姻的心思,三皇子和林相都会忧心皇帝和太子认为他们是在图谋什么,而皇帝会猜,这件事究竟是哪一方的阴谋……
任何可能都存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去下判断。
“对了,你自己养的那只狸奴怎么样了?”
“下雨那些天我没怎么回家,它跑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跳上三皇子轿辇的那只,其实是你自己养的……”
“我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