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空有些尴尬,但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不知道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句话:不爱,何撩?
鄙视了自己一会儿后,尴尬终于散去不少,孟空走到书架前,翻看起来。
虽然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再靠近那个人,但他就是犯贱忍不住,尤其当这个了解的机会还离自己如此之近。
《百年孤独》《呼兰河传》《边城》《汪曾祺小说集》……孟空眼光扫过一排书脊,这些书他都没怎么看过,但有些听语文老师提起过,应该都是名家名著。
没想到方远舟是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准备报理工科的文艺小青年,有意思。
他的眼光又溜转到另一排书脊上。
这些书他就比较熟悉了,其中《生活在别处》和《楼兰破》都是秦编剧的著作,他进组前做过功课。
尤其《楼兰破》,他专门研读过原著。
《生活在别处》似乎是秦思的新作,他之前看过资料,但没怎么在意。
他继续往下探索,居然发现最下面一排一大半都是秦思的书,包括各种文集以及单本长篇小说,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还真是秦思的书粉,孟空哑然失笑。
他想起第一次见方远舟,在他最倒霉、最郁卒的时刻,方远舟就像那个脚踏七彩祥云来拯救他的精灵王子,从天而降,接住了他倒下的身躯。
谁能想到他还有机会再遇见他?遇见他的时间越长,就越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他。
勤快体贴的小助理是他,逻辑清晰的小老师是他,不苟言笑又常常脸红的清纯少年也是他……
他在方远舟身上打下越来越多的标签,每打下一个标签就意味着他向方远舟又走近了一步。
这很危险,但又让人沉迷。
扫描完书架,他又把目光对准了一旁的书桌。
书桌上东西很少,但壁垒分明。
左侧是一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右侧则整整齐齐垒放着一摞杂志。
笔记本电脑太过私人,但那摞光明正大摆在明面上的杂志应该是可以翻的。
孟空目标明确,径直朝书桌走去,随手拿起最上面的那本杂志。
是一本文学期刊,他翻了翻,发现不对胃口,又放下。
正当他准备拿第二本杂志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这第二本杂志他听过,就在不久前。
《观潮》,这本杂志的主编应该姓陈,当时他为了剧本去拜访过秦思,正好在秦思住处和这位陈主编见过一面。
这位陈主编应该是秦老师的朋友。
他记得,当时和陈主编聊过几句,印象中《观潮》这本期刊文学性稍弱,思想性更浓厚一些。
像方远舟这样的文艺青年应该不是他们杂志的主要受众。
而方远舟却有这样一本杂志,有意思。
他翻开这本《观潮》,手指一页页滑动,在滑到第三页目录的时候,他扫了一眼目录上的文章标题和作者,但信息实在太多导致他虽然看过但根本没往脑子里记。
不过,当他翻到另一页的时候,忽然一股异样拉停了他翻页的手,因为在翻页前的最后一秒他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赶紧又返回去,在最后一眼扫描过的地方逐行寻找,终于在倒数第三行看到了那个名字。
《论精神胜利法》——远上白云舟。
孟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惊喜之余又不免感叹,他的前任小助理还有多少才艺在等着他挖掘!
根据目录页码,他翻到文章那一页。
这些大块的论述性的文字他从来是不感兴趣的,但这篇却截然不同,他恨不得在顷刻间便能通读全文。
只是很可惜,他只读了标题,门口就传来了动静,有人回来了。
他听见开门的声音,然后是方远舟招呼爷爷的声音,作为客人,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礼貌。
他放下杂志,迅速掏出了手机,将这篇文章拍了下来。
现在没时间看,等回去了有空仔细看。
方远舟正端着一盘西兰花炒牛肉从厨房出来,就碰到了观棋归来的爷爷。
“爷爷,我带了朋友来吃饭。”
方爷爷一听,乐了:“好啊,好久都没见你带朋友回来了,年轻人就应该多交交朋友才好呢!”
老爷子看了一眼客厅,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哎,那孩子人呢?”
方远舟刚要答人在自己房里,那边孟空就端端正正地走了出来,微笑着答应。
“爷爷,您好!我在这儿!”
“你好,你好!”方爷爷乐呵呵地说,“小伙子长得挺精神,叫什么名儿?也是小舟他们学校的吗?”
方远舟怕孟空尴尬,忙打断道:“爷爷,哪有站在门口和客人说话的呀,您快去客厅坐坐再问吧!”
“哦哦,是哦!”方爷爷笑着说,“我老糊涂了,来来,小伙子,我们去客厅坐坐。”
老爷子换了鞋,往客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