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友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书友 > 扶起这个落魄王爷 > 第43章 保密的生辰礼

第43章 保密的生辰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天暖风清,我们去三清观。”郑平屿一早便醒,硬等着谢青安屋内有了动静才敲门。

听到应答才推开房门,今日的郑平屿将头发全部束起,显出细白修长脖颈,身着深青色衣衫衬得他更为清俊,谢青安一时看呆,该说不说,这人脸蛋倒是上等。

“好。你稍稍等会,我拿个东西。”

——

三清观位于城外庆山之上,从山脚往上看去,隐隐绰绰似乎可见一青瓦建筑,应当就是那道观了,拾级而上,两旁青葱樟木的枝桠上皆挂满了各色彩带,谢青安认出那是锦程楼前段时间卖出的许愿布条。

“王爷,郡主。”一道童早已在山门处等候,见她二人下车,赶忙迎了过去。

“师父早已将您所吩咐的安排妥当。”

郑平屿微微低头,弯唇一笑,“劳烦小师父带路。”

今日道观冷清,闲人甚少,故二人跪在殿中许久也无人催促,面前林立的牌位甚多,但郑平屿眼里只有谢太师的灵位,心下悲戚,终是云开雾散能在日光之下祭拜自己的恩师和父亲了。

谢青安跪在蒲团上恭敬地拜了三拜,看见一旁有签筒便拿起晃了起来,就这么随手一摇,便摇出个上上之签。

“求的什么?”郑平屿看着她手握上上签的意外之色,忍不住唇角扬起。

“所有。”谢青安笑道。

郑平屿敛衽站起,自觉伸手就要扶她,嘴里假意责问,“这么贪心。”

“来都来了,自然是要多求些。”

谢青安拍了拍衣角与郑平屿一同出了殿门,“现在去哪里?回锦程楼吗?”

“三清观素食不错,你要试试吗?”郑平屿猜到她此时定是饿乏。

“好。”

休憩半个时辰后,二人准备下山,此时观内倒是多了不少人,“嗯?”谢青安一声疑问,往前追赶了几步,看清后轻笑摇头。

“看见什么了?”郑平屿忍不住问道。

“看错了,那浅紫色的衣衫我还以为是书院学子呢。”昨日才启程去了京中赴考,今日怎会有人在此。

复又往那处瞧了一眼,这一眼可不得了,谢青安看到了消失多日的馄饨摊摊主,夫妻二人发丝散乱,面色乌黑,步伐轻浮,于一众仪表严整的求仙问吉之人中甚是打眼。

“老人家,你俩这是怎的了?”谢青安忍不住走上前问道。

二人见到她犹如看到天神降临,立刻跪在坚硬石阶上向她磕头,“贵人啊,求求你帮帮我们。我女儿失踪了好些日子了,报官也无用。”

谢青安这才意识到那几日不见摊位原是有隐情,遂将二人搀扶进一间香客寮,细细问道,“何时失踪?找了哪些地方?可有问过相熟的人?”

妇人垂泪哽咽,身旁头发花白的丈夫一直稳着她的欲倒身体安慰。

“贵人所说的办法我们都已一一试过,皆是徒劳。”

“那你二人今日来观中做什么?”

老妇哭声渐强,“既然寻不到人,那就求真人保佑我那女儿还活着,活着……就好。”

谢青安望向郑平屿,心底犹豫不决,该不该插手这件失踪案,说交情深,不过就是吃过几回馄饨,说浅,这二人实是求到了她俩头上,坐视不理似乎不是她的做事风格。

“若是想让我二人帮你们,本王奉劝你们说实话,隐瞒真相,只会让令嫒生死不明。你们自己考虑清楚,我们还有诸多事,先行下山了。”郑平屿冷言冷语,示意谢青安离开。

马车停在山脚处,下山这段路谢青安频频回头,她总觉得那对老夫妇会追赶上来,可直到上了马车,也没等到那二人。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在骗人?”谢青安好奇。

郑平屿稍事迟疑,“那日你没有吃上馄饨,我连着去了几日也没碰见,问了周边摊贩,说是家中独子成亲,他们根本就没有女儿。”

“所以是,儿媳不见了?”谢青安很是震惊,同时又感慨对面之人的聪敏。

“看那老妇情状,我估摸着儿子也失踪了。”

幸好没有爽快答应那老夫妻,此刻想来,才意识到自己太冲动,太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见人可怜便想帮。

“那这事我们便不管了?”

“且等着吧!”既然已沾染那便没有那么容易脱手。

马车车轮辘辘作响,很快便回到城中,路过原本的馄饨摊位谢青安忍不住撩帘,此处离锦程楼不近,郑平屿因为她的一句想吃便每日来此一趟吗?

“对了,林景川的生辰是哪日?”谢青安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明日。”

“你给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郑平屿浅浅一笑,“保密。”

谢青安吃瘪,翻了个白眼,靠在马车车厢里,不大愿意搭理郑平屿,脑子里还在想那对老夫妇的事。

不多时便到了锦程楼,谢青安跳下车便窜了进去,徒留郑平屿一人在后方无奈。

虽说二人日日在一处,可是楼中事如过江之鲫,谢青安整日埋在案台,心中只有银钱二字,根本无暇与他多说什么,自己只好做些照顾之举试图引起她的注意,可如今看来倒像是徒劳。自己把多年的生意交到她手中,以为她看到银钱会与他多说两句,谁知她看得瞌睡连连,这才知晓原来她是喜欢自己挣钱。

但出了这锦程楼的大门,谢青安便就如那脱缰野马般有了磅礴的生气。

他更喜欢这样的她。

——

厨间。

谢青安本打算继续研究那粽叶,但忽视不了的肉香一直弥漫在四周,灶旁放着一个鱼骨头架子,这架子只有鱼身,鱼头此时正在那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泡。

排列整齐的生鱼肉垒在盘中,晶莹剔透,显出片肉之人的高超刀工。

都不用猜,这就是昨夜郑平屿拎进来的那条肥鱼。

“来一碗,反正本来就是给我做的,”谢青安舀起一勺,发现汤底还躺着些笋子,不由感叹,“嗯……还真是会吃呢。”

“晚上给你熬鱼粥怎么样?”

谢青安背朝厨间大门,听到这一声询问,身体僵住,缓缓回头,悻悻一笑,“好啊,你定。”

郑平屿见她心虚,只当没看见,也不拆穿,“我让人去了县衙询问最近可有失踪的人口,不多时便能知道那老夫妻有无报案。”

“好,晚饭时候再说吧,我现在有其它事要忙。”谢青安放下碗筷,又开始折腾那粽叶。

郑平屿见她如此,只得叹气,老老实实将门掩上,不做打扰。

锅边躺着一片皱巴巴的,伤痕累累的粽叶,谢青安伸手拿起,蹙眉自言自语,“昨日我如此霍霍了吗?”

捻起叶子,手指一搓,手感软软绵绵,细看之下,叶片脉络尽折,再一用力,轻轻松松便拧成了一股绳。

原来是穿鱼的那条草绳,谢青安心生一计,直接扔进了锅边那沸腾的开水炉。待叶子变为黄色,用竹著挑出,发现叶脉断裂处变了色。

“成了!”谢青安得意并从灶台后的木柴堆里找了个细如小指般的竹签,又拿了片新叶子,在叶面上划上自己的名字,扔回沸水时还未显色,捞回后便能看出痕迹。

“方和,方和——”谢青安大喜,急急出门寻人。

说完自己的点子后,厨间涌进去一堆人,谢青安眉目含笑,小手一拍,“大功告成。”

——

踏实回屋后,郑平屿正在收拾她凌乱的书桌,谢青安脸面忽觉挂不住,急忙说道,“我自己来。”

“衙门这十日里并未接到一起失踪案。”

谢青安抬眼一愣,果真是骗人的,“不仅如此,我差人去了一趟那老夫妇的家,问了左舍右邻,那儿媳是个痴傻之人,从南益国逃荒而来。”

逃荒能够越过边境?骗鬼呢!

“五年前南益蝗灾严重,为表大国风范,大顺接收了一批灾民,一年后又送回。”郑平屿解释道。

不是送回了么?怎么出现在荟州。怪不得不敢报官,那这女子失踪深有隐情,只是那夫妇的儿子为何也失踪了。

谢青安庆幸自己当时的心软被郑平屿及时拉住,这事明摆着是有冲她而来的意思。

“别想那么多,若真是为你设的陷阱,有我在,你不必担心忧虑。”郑平屿道破她的心思,宽慰道。

“先别杞人忧天,明日林景川的生辰要紧。”谢青安知晓失踪之事是拖她下水后,反而松了口气,若真是贫苦百姓有难事相求,她必会帮,那明日她计划已久的事便又要推迟。

“好,那我去熬鱼片粥。”

粥香四溢时,谢青安酣睡在床,郑平屿轻轻唤了几声,床上之人闻声只翻了个身往床榻里头缩,丝毫没有转醒迹象。

郑平屿看着食盘,只得便宜自己了。

——

次日清晨,林景川身着绛红衣衫,环佩叮当,在楼里窜来窜去张扬无比,生怕谁不知今日是他生辰,只是楼里的俊男佳人们睡得沉,无人理他的胡作非为。

“你别到处现眼了,我请了义父义母过来,”谢青安故作高深,“有状元红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