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苏苏领完月俸后,心情愉悦地打算去灵膳堂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毕竟,这个月的炼器课让她累得够呛,是时候放松一下了。
苏苏吃完一顿美食后,并没有直接回到小木屋,而是转身朝着藏经阁的方向走去。
她打算利用假日,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常识,毕竟她对修仙界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藏经阁位于天玄宗的核心区域,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
苏苏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
她轻车熟路地走到第一层的书架前,开始翻阅各种关于修真界常识的书籍。
“澜川大陆的地理分布、各大宗门的历史、灵根的分类与特性……”苏苏一边翻阅,一边低声自语,“这些基础知识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她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
书中的内容让她大开眼界,原来修真界远比她想象得更加复杂和广阔。
“原来澜川大陆分为五大域,每个域都有不同的宗门和势力分布。”苏苏一边读,一边在玉简上记录下重要的信息,“天玄宗位于东域,是五大宗门之一,难怪这么厉害。”
她继续翻阅,突然看到一本关于灵根分类的书,顿时来了兴趣。
“灵根分为单灵根、双灵根、三灵根……天灵根、地灵根、凡灵根……”苏苏仔细阅读着,心中暗暗感叹,“原来我的三系天灵根这么罕见,难怪宋夫子和掌门那么重视。”
她正看得入神,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苏苏,你也在这里?”
苏苏回头一看,发现是宋夫子。她连忙起身行礼:“弟子拜见夫子。”
宋夫子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免礼。你在看什么书?”
苏苏将手中的书递给他,恭敬地回答:“弟子在看关于灵根分类的书,想多了解一下修真界的常识。”
宋夫子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不错,多了解一些常识对你今后的修炼很有帮助。”
他顿了顿,又问道:“你对灵根的分类有什么疑问吗?”
苏苏想了想,问道:“夫子,天灵根和地灵根有什么区别?”
宋夫子耐心地解释道:“天灵根是天生灵根,极为罕见,修炼速度远超常人;地灵根则是后天形成的,虽然不如天灵根,但也比凡灵根强得多。”
苏苏听了,心中暗暗庆幸:“幸好我是天灵根,不然修炼起来可就难了。”
宋夫子又和她聊了几句,随后说道:“你继续看吧,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来问我。”
“是,夫子。”苏苏恭敬地应道。
宋夫子离开后,苏苏继续沉浸在书海中。她一边阅读,一边记录,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时间过得真快啊!”苏苏合上书本,伸了个懒腰,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她将借阅的书籍放回原位,随后离开了藏经阁。
一天的短暂假期结束后,宋夫子便带领着弟子们来到了符篆堂。
从今日起,他们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符篆基础知识学习。
符篆堂坐落于天玄宗的一处幽静之地,堂前古木参天,堂内陈设古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灵力的气息。
弟子们踏入堂内,目光不禁被四周墙壁上悬挂的各式符篆所吸引。
那些符篆或金光闪烁,或青光流转,每一张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宋夫子站在堂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符篆一道,博大精深,乃是修士修炼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无论是战斗、防御,还是疗伤、遁逃,符篆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将系统学习符篆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绘制与运用的要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符篆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天地至理。每一笔、每一画,都需精准无误,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学习符篆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专注与细致。”
接下来的几日,宋夫子深入浅出地为弟子们讲解了符篆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具体用法。
他的讲解细致入微,从符篆的诞生到其在修炼界的广泛应用,无一不涵盖其中。
不仅如此,他还详细介绍了符笔的制作材料与过程,符纸的选材与不同材质带来的效果差异,以及各种符墨的配制方法与其独特功效。
宋夫子对这些知识了如指掌,讲解时娓娓道来,语言生动有趣,甚至不时穿插一些有趣的典故和小故事,引得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种轻松愉快的授课方式,与他平日里严肃冷峻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弟子们看到了他对符篆之道的深厚热爱。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苏苏对符篆有了初步的认知。
她了解到,符篆是由各种符文组合绘制而成,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天地之力。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越看那些符文,越觉得它们与现代的几何图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符文的组合更加复杂,结构更加精妙。
“这些符文,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苏苏心中暗自思忖。
她忍不住将符文与现代几何图形进行对比,发现许多符文的构造确实与几何图形中的对称、螺旋、分形等概念极为相似。
这种发现让她既惊讶又兴奋,仿佛找到了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或许,科学与符篆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苏苏心中暗想。
她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思维去理解符篆的原理,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现代科学的概念——能量守恒、力的作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这些曾经在她生活中被视为真理的理论,如今却与符篆的神秘力量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她甚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将现代科学的知识与符篆之道结合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她忍不住开始想象:如果用科学的理论去解析符篆的灵力运转,是否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如果将符文的构造与现代几何学相结合,是否能够创造出更高效、更强大的符篆?
甚至,如果将符篆的原理应用到现代科技中,是否能够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些念头让她的心跳加速,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她知道,这个想法或许有些异想天开,但正是这种大胆的假设,才让修炼之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或许,科学与符篆之间,并非不可调和。”苏苏心中暗想。
她决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符篆的绘制技巧,还要尝试用科学的思维去解析符篆的原理。
她相信,这种跨界的探索,或许会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今日,宋夫子终于开始教导弟子们亲手绘制符篆了。
作为入门的第一课,他选择了最简单、耗费灵力最少的清尘符。
清尘符的符文结构简洁明了,仅由一道符文组成,非常适合初学者上手。
宋夫子详细讲解了清尘符的符文要点后,便让苏苏等新弟子自行练习绘制。
苏苏端坐在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摆放整齐的符纸、符墨和符笔,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轻轻提起符笔,准备开始绘制符文。
这些符纸、符笔和符墨,都是她用贡献点从兑换堂换来的。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仅仅五个贡献点,就足够她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根据宋夫子的讲解,绘制符文时,灵力必须均匀灌注,且要一笔完成,中途不可停顿。
苏苏在心中默默总结出这些要点后,才郑重地下笔。
尽管清尘符的符文结构简单,但她并未因此敷衍了事,而是全神贯注,认真绘制。
然而,当她一笔勾画出符文后,符纸上却并未出现灵力波动,这意味着绘制失败了。
苏苏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冷静地思考问题所在。
灵力均匀?她做到了。
一笔完成?她也做到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她忽然想到,或许是自己的心绪不够平静。
绘制符篆,或许需要心静如水,大脑放空,全身放松。
想到这里,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屏蔽周围的一切干扰,再次提起符笔。
这一次,她心无杂念,一笔勾画出符文。
符纸上的纹路微微闪烁,灵力波动随之浮现——成功了!
而且,这张清尘符的品质竟然达到了中品。
苏苏心中一喜,趁热打铁,一鼓作气连续绘制了十张清尘符。
除了第一张是中品外,其余九张竟然都是上品。
她放下符笔,长舒一口气,心中满是成就感。
她闭上眼睛,仔细回味刚才绘制符篆时的状态,心中暗想:“回去后一定要把这感悟记录下来,这对今后的符篆绘制可能有所帮助。”
她抬头看向四周,发现其他弟子也都在专注地绘制符篆,每个人的神情都无比认真。
霍政站在不远处,身姿挺拔如松,手中的符笔轻盈挥动,仿佛与他的手指融为一体。
符笔在符纸上划过,纹路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灵光在笔尖流转,随着最后一笔的落下,符纸上的符文骤然亮起,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一张完整的符篆已然成型,且品质赫然达到了上品!
苏清博亦不遑多让,他神情专注,手中的符笔稳稳落下,符文在他的笔下如春风拂过,自然而流畅。
片刻之后,他的符纸上也亮起了灵光,一张上品清尘符轻松完成。
司凝珏站在一旁,眉头微蹙,手中的符笔略显迟疑,似乎对符篆的绘制还有些生疏。
她的火灵根赋予了她炽烈的性格与强大的爆发力,但在符篆这种需要细腻与耐心的领域,她显然还未完全适应。
然而,司凝珏毕竟是天之骄子,天赋与悟性远超常人。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手中的符笔也逐渐稳了下来。
随着她的专注,符笔在符纸上缓缓划过,纹路逐渐清晰,灵光在笔尖流转。
片刻之后,符纸上的符文骤然亮起,灵光闪烁间,一张上品清尘符已然完成。
司凝珏看着手中的符篆,眉头渐渐舒展,嘴角微微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虽然她对符篆的绘制还不够熟练,但她的天赋与毅力让她迅速掌握了其中的要领。
“看来,符篆之道也并非那么难。”她心中暗想。
显然,清尘符对于他们这样的天之骄子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小事。
他们的天赋与悟性,使得这种基础的符篆绘制变得轻而易举。
符篆堂内,灵光闪烁,弟子们的表现各有千秋。
宋夫子缓步走在弟子们之间,时而驻足指点,时而点头赞许。
他的声音在堂内回荡:“符篆之道,讲究心手合一。绘制时需心无杂念,将灵力灌注于笔尖,方能引动天地之力。切记,符篆虽小,却蕴含天地至理,不可有丝毫马虎。”
苏苏深吸一口气,重新铺开一张符纸,提起符笔,凝神静气,将体内的灵力缓缓注入符笔的笔尖,笔尖与符纸接触的瞬间,灵光微微闪烁。
她的手腕轻盈转动,一笔一画地绘制着符文,动作比之前更加流畅自然,仿佛与符笔融为一体。
符纸上的纹路随着她的笔触逐渐显现,灵力的波动在符文中流转,仿佛一条涓涓细流,汇聚成一片灵光之海。
片刻之后,最后一笔落下,符纸上的符文骤然亮起,灵光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一张上品清尘符,就这样在她的手中完美成型。
苏苏轻轻放下符笔,看着桌上那张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符篆,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宋夫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符篆之道,贵在坚持。你们现在所学的只是最基础的符篆,未来还有更多高阶符篆等待你们去探索。记住,符篆不仅是工具,更是修士与天地沟通的桥梁。”
苏苏认真地点了点头,心中对符篆之道的兴趣愈发浓厚。
就在这时,符篆堂外突然传来一阵钟声,悠远而深沉。
宋夫子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说道:“今日的课程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