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未及巳时,外面便已人声鼎沸。
齐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开窗望去,只见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其中不乏有奇装异服者;楼下的小贩在不停吆喝、叫卖着;装扮美丽的少女少妇们站在琳琅满目的货品前欢快地你挑我选,热闹程度更甚之前。
她转身来到衣桁前,从横木上挂着的两件衣服中取了之前的绛色外衣穿在身上,披好甲胄,将头发高高束起,随后来到铜镜前看了看,自言自语地笑道:“还是这样适合我。”
她开门出去,来到二楼,孟阳和齐姜果然已经在楼下了。二人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那里,桌上放着一些朝食。陆离打着坐,正在闭目养神,孟阳余光瞧见了她,眼神示意她过来吃饭。
齐姜报以一笑,小跑了过来。桌上放着一盘樱桃毕罗、一大盘红绫饼和三小碗玉露团,其中两碗玉露团已不见了玉露。她们三人在这醉仙居居住了三日,如今对店里的各色美食简直是如数家珍。樱桃毕罗外皮透明酥软,内里鲜红酸甜;红绫饼是用一卷红绫将薄饼包裹,其中又分为十二个小格,每一个小格里都放着一朵折枝莲花造型的小饼,花开朵朵色不重,各具鲜妍满盘春;玉露团则是将粉类食物做成牡丹花状,花上雕酥,玉露洁白如玉,牡丹晶莹剔透,清香无比,沁人心脾。齐姜笑着拿起一个樱桃毕罗,边吃边坐在了中间空着的座位上。
“今天怎么坐这儿了?”齐姜随口问道。以往她们都是坐在阳光照射不到的里边。
“小二说,坐在这里能看到下午的‘花神游街’。”孟阳回道。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瞧瞧。下午什么时辰呀?”齐姜道。
“未时过半开始,酉时结束。从福宫街起,到这里差不多是申时一刻。”孟阳道。
齐姜点了点头道:“还有三个时辰,时间比较充裕,我们待会儿出去逛逛吧,怎么样?”
“嗯。”孟阳喝了口茶,点了点头。
“外面人多,你们去,我留在这里。”陆离说道,双目微闭。
“好,那我们去去就回。”齐姜道。
吃完饭后,齐姜和孟阳二人并肩出了门去。
陆离睁开眼,转头看了一下左侧。旁边的众人无故打了个冷颤,立马收回了好奇探究的目光。
街上货物各色各样、目不暇接,齐姜蹦蹦跳跳地,一会儿瞧瞧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十分欢快。
“哇,好香啊!”齐姜出了门便奔向一个小摊,上面摆放着各色香料和香囊。
“孟阳,你看我像不像陆离?”齐姜奔到一个扇子摊前,拿了一把羽扇在胸前装模作样地轻轻摇了几下。
孟阳摇了两下头。齐姜很是失望地撇了一下嘴,接着又跑到了一个奇怪的摊前。
“这是什么?”她拿起一摞纸问道。那纸黄黄的,上面似乎是用朱砂绘着些奇怪的文字,中间有一朵牡丹。
“符咒啊,可以驱鬼辟邪、消灾解厄的,姑娘,来一打吗?”
“驱鬼的啊……”她尴尬回道,右手连忙将那符咒原封不动地放回去了,接着挤出一个略显苦涩的笑容望向孟阳。孟阳轻笑,但未出声。
二人继续向前走着,路上遇到了卖泥娃娃的、卖伞的、卖铜镜的,甚至还有表演吞刀吞剑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接着又遇到了一个卖笛子的,齐姜拿了一根竖在嘴边吹了几吹,笛声称得上是鬼哭狼嚎,孟阳站在一旁,默默捂了耳朵……
“哇,这白纱摸着也太舒服了!这个也好顺滑哦!这颜色好漂亮诶!”齐姜来到一处卖布的店铺,真心赞道。
“姑娘,来卷织金锦和缭绫吗?很便宜的。”老板笑嘻嘻地问道。
“还是不了吧,我会把它弄脏弄破的。”齐姜无奈回道。
二人走出店外,来到了一个卖花灯的小摊,上面摆着圆灯、提灯、走马灯、纱灯等各种灯笼,样式极是丰富。
“你看这个花灯,像不像醉仙居门前的那一盏?”齐姜指着其中的一盏花灯转头问道。
孟阳走近,只见那是一盏杨妃色的针刺无骨花灯,形如牡丹,灯身绘有细腻丰富的牡丹云纹,工艺繁复而精美,同醉仙居门前那一盏的确极其相似,不过少了一些挂穗,没那么飘逸。店小二曾给她们讲过,所谓针刺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上彩绘精美,透光留影,灯身虽然小巧但立面变化丰富,结构浑然天成,细节细腻生动,空间感极强。
“老板,这灯多少钱?”孟阳问道。
“呦,姑娘好眼光,这灯可是这里面最好的一款了,这价格嘛,也稍微比较贵一点,要7两银子。”老板说道。
“那这一盏呢?”齐姜指了一盏纸制的、花纹简单的牡丹提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