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盏,姑娘如果真心想要的话,我亏一点,一两银子卖给你好了。再不讲价了,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平常都卖二两银子的。”老板边说边摇了摇右手,似乎生怕她们还价。
齐姜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望向孟阳,孟阳从袖里取出一锭小银,给了老板,说道:“这是一两银子,我们就要这一盏了。”
二人继续向前走去,孟阳却突然在一个转角处顿住了脚步。
“怎么了?”齐姜退回到她身边,疑惑问道。
孟阳没有回答,转身看向左侧的一处建筑。那高大建筑遮掩在几棵槐树后面,很不显眼。细细看去,楼身破碎,瓦片残缺,显是蒙尘已久,看起来有些阴沉。
“奇怪,这里怎么有一处如此残破的建筑。”这建筑十分破旧,在一众张灯结彩里极其突兀,不过藏在绿树之后加上本身倒塌了许多,很难被人发现罢了。如果不是孟阳停住,她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里还有个三层高楼。
“姑娘你好,请问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几个少女恰巧经过,齐姜指着那处建筑,向其中一个盘着垂挂髻的少女问道。
少女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清澈无比,看了看齐姜又看了看孟阳,抬头看那地方时像是突然受到了什么惊吓,快速摇了摇头然后快速跑开了。
“……”齐姜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姑娘的身影便早已不见。
“奇怪,咱俩看起来有这么凶神恶煞吗?跑这么快。”齐姜纳闷道。
“劳驾,请问您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过了片刻,孟阳向一位路过的老妪问道。
那老妪看了看二人,白眉忽皱,催促道:“你们两个小姑娘也是胆子大,来这里做什么。快走,快些离开这里。”
小姑娘……
刚开始,她们三人听到这个称呼时还很不自在,毕竟三人平均两千岁的高龄,实在谈不上是什么小姑娘。但叫的人多了,又没有办法一一解释,毕竟她们的样貌确实是停留在离世时小姑娘的年纪,现在也只能见怪不怪了。
“老婆婆,这里怎么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来?”齐姜很是不解。
“这里,这里闹鬼啊!长安的人都知道,你们怎么……”老婆婆右手捂嘴,低声说道,说完看了看二人的衣服,“你们不是本地人吧?”
闻言,虽然自己就是鬼,虽然现下是大中午,齐姜还是感到似乎有一股凉意顺着自己的脊背爬了上来。
“走走走,快离开这儿,我边走边和你们说。”二人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老妪推着向前走去。
“闹鬼?老婆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走出一段距离后,齐姜忍不住问道。
“说来话长啊……大中午的,老太婆我有些头晕,我们找个凉快的地方。”老妪扶额回道。
二人扶着这位老婆婆来到了一处茶楼,点了份凉茶。
“婆婆,您真的不要点些东西吃吗?”齐姜问道。
老人没回话,咕咚咕咚地喝了好几口凉茶,擦了擦嘴后道:“现在舒服了。不用不用,老太婆一点都不饿,待会儿还得回去给我的小孙女做饭吃呢。”
“您还有个孙女呢,她几岁了?”齐姜喜道。
“不到八岁,还小呢。”老人乐呵呵地道。
“看您的样子,她一定是个又乖又漂亮的女娃娃。”齐姜也很是开心。
闻言,老人脸上笑意骤散,眉头渐蹙,看起来似乎有些凄悔。
“婆婆,你怎么了?”齐姜察觉到老人的神情有些不对,很是关心地问道。
老人哀哀叹了口气,道:“你们不是想知道那掷花楼的事情嘛,我这就说与你们听。七百年前有个虞国,那时的长安还是虞国的都城。虞国有位太平公主,大家也亲切地称呼她为牡丹公主,这你们可有听闻?”
齐姜和孟阳点了点头,回道:“听说牡丹公主生来手心有一胎记,形似牡丹,所以当时的世人都甚喜牡丹,现在的满城天香便是因此而来。”
“嗯。”老人也略点了下头,继续道,“在当时,牡丹本和其他的花种一样,并不怎么特别闻名,因着太平公主的降生而从此大放异彩。牡丹大盛,家家户户便都开始种植、培养牡丹。其中,在洛川一代,有一户人家,培育出了一种新的牡丹品种,唤作:洛川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