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哪里有这样的法律?”灵玉惊讶道。
对方一副早有准备的模样,拿出了装订好的律令书册:“当年有个修士为了赶路也是在内城了御空飞行,惊动了好多人,甚至有个老人当场被吓死,从此以后,就有了这规矩。”
灵玉看完后点点头:“你说的很对,不能飞行。”
但她面色一转,一脸正色道:“但我哪里有飞行?我这是轻功!你们不会连轻功都没见过吧?我刚才从城楼跳下来,完全往下,根本没能向上,这也叫飞?”
对方依旧不为所动,而是让她翻页:“根据规定,凡是可以不借力的情况下在空中滞空超过七千二百分之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计作飞行,姑娘从一出门就已经违反了律令。”
灵玉惊到了,竟然还有这么细节的规定。
“那我来的时候你怎么不阻止,
“那不是还不知道吗?”
灵玉看了眼他手上的册子,倒是明悟。
这韩老六看着五大三粗,倒是挺心细的。
“那违反律令又怎样?”
“会去司天监喝茶。”
长生道人闭着眼,一动不动,甚至不会因为马车颠簸而轻微摇晃。
他的脑海里则浮现出灵玉刚才抱着她弟弟的画面。
太像了。
太像先皇后辛夷抱着太子的样子。
当然,灵玉和先皇后是完全不一样的,皇后之所以会放弃道途,纯粹是她当时以为自己没救了,必须抓住当时手上的一切来为家人谋取最大的利益,包括嫁给当时还是皇子的殿下,也包括将一部分功劳分润给即将迎娶她妹妹的靖安侯之子。
到后来,他告诉她已经有解决办法,只是她和太子两个人,只能救一个时间,已经太迟了。
她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的孩子,她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她更不可能在孩子和自己中选择自己。
年轻时,她从来张扬恣意,求一个活得痛快,更是不怕死,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他甚至觉得她能够很容易过这“弃红尘”的心关;
但她后来成为了母亲,怕她的大儿子太早就没有母亲,便生下后来的双胞胎,以免自己死后儿子再没有坚定站在大儿子一边的亲人——她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而灵玉呢,虽然偶有放肆之举,但骨子里那种守规矩的性子是藏不住的,真的就像个普通的女儿家,偏偏她似乎又对修道又有一种执着。
他经常怀疑,这天道是不是选错了人。
但无论如何,到了现在,也只能是她了。
关于她要如何顺利渡过“弃红尘”之劫,他的建议是——行走天下,看遍世间百态。
而皇帝的意思则是“尽快完成一个女人一生中应该做的所有事”。
虽然他才是修道者,但皇帝的想法其实更加现实。
灵气枯竭后,历史上很多有记载的女修,大多是经历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之后,在生活的多番磋磨下,终于大彻大悟,才有在修道一途上更进一步的可能。
修道界其实也普遍认为,一个女修,只有走过她人生所有应该走的路,她才算是在红尘中走过一遭,才有可能“弃红尘”。
当然,天才除外,尼姑除外,旁门左道除外。
而他的意见则要求灵玉能够完全无视自己的性别,去像寻常男修一样修行。
其实他看得出来,这个姑娘无师自通地想明白了这一点,一直在尝试这么做,但她自己能做到,不意味着其他人就认可。
当皇帝提出他考虑给灵玉赐婚、并已经有了一些人选时,长生道人简直怒不可遏,几乎当场翻脸。
两人争执了很久,最终皇帝承诺:不会赐婚,不会强迫她做任何事,更不会拿她的家人相威胁……
但也仅此而已了,在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灵玉最终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而长生道人承诺了五年后收她为徒……那其实是临时决定。
当她从城楼上跳下来求着他收徒时,他很难说自己没有被打动,毕竟当年的先皇后,是他自己从城楼上跳下来证明自己是有道真修,才勉强收到的徒弟……
所以他承诺了五年,五年后灵玉十三岁,而十三岁正是到了女子婚嫁的年龄,一个已经被道人收为弟子的女修,很少有家族敢娶。
所谓历史上那些女修受磋磨而成就道心,反过来,她们的家人就不受折磨吗?
多数人家还是渴望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至于到了十三岁灵玉就已经想嫁人了……那便遂了皇帝的意,去体验一番吧。
若是她要是嫁人以后过得很好根本不想再修道了,笑话,当皇帝承诺了不拿走她的玉、各种培养、各种忍让是真的没有代价的吗?
要么会去用各种手段破坏她的生活,要么就是夺走她的灵玉,而到那时,长生道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了。
某种意义上,他也觉得灵玉更大概率会走上寻常女修那条路,毕竟,她那样的成长经历,应该很渴望关爱吧?
她那样关爱手里抱着的那个异母弟弟,简直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有一个自己的家,对她会是何种的诱惑?
想到这里,他又是一声长叹。
如果灵玉此刻听见他的心声一定会:
“啊?”
笑死,别说十三岁,她前世就算三十岁也没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