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你在想什么?怎么在门口发起呆了?”
走在前面的司凝珏忽然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发现苏苏正站在符篆堂门口,目光怔怔地望着堂内,神情有些出神。
苏苏被司凝珏的声音拉回现实,收回目光,转身看向她。
只见司凝珏双手抱胸,眉梢微挑,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和调侃。
而在她身后不远处,霍政和苏清博也停下了脚步,正静静地等待着。
霍政依旧是一副冷峻的模样,目光淡淡地扫了过来,似乎对苏苏的发呆并不在意,但也没有催促的意思。
苏清博则温和地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苏苏,是不是还在回味刚才的符篆课程?看来你对符篆之道很有兴趣啊。”
苏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快步走到三人身边,解释道:“只是觉得符篆堂里的那些符篆很神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司凝珏闻言,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伸手拍了拍苏苏的肩膀,语气轻松却带着一丝傲然:“符篆之道虽然玄妙,但对我们来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走吧,别发呆了,一起去藏经阁复制《基础符篆大全》,回去好好学。”
苏苏被她的话拉回思绪,点了点头,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笑意:“好,我们走吧。”
四人并肩朝着藏经阁的方向走去。
藏经阁位于天玄宗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古朴而宏伟的建筑,阁内藏书无数,涵盖了修炼界的各类典籍。
一路上,司凝珏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符篆的种种妙用,霍政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只是偶尔点头回应。
苏清博则温和地笑着,时不时补充几句,气氛轻松而愉快。
这些日子,由于课程安排得异常紧凑,四人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了。
每天的修炼、学习和任务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时间,连吃饭都用嗑辟谷丹解决。
不过这不影响他们四人之间的友谊。
来到藏经阁,管事师叔的案牍上早已摆放着一个托盘,里面整齐地放着复刻好的《基础符篆大全》玉简。
每个玉简依旧标价一个灵石。
霍政他们毫不犹豫地掏出灵石,换取了一枚玉简。
随后,他们各自分开,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小木屋。
回到小木屋,苏苏先为自己倒了一杯温水,服下一颗辟谷丹以维持身体所需,随后简单地洗漱了一番,便准备开始学习。
她一边复习今日所学的知识,一边将需要记忆的内容逐一刻录进玉简中。
如今,苏苏的玉简已经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有记录这段时间学习内容的,有记载修炼时产生的感悟的,还有规划学习计划的等等。
虽然已经积累了好几块玉简,但所幸玉简的存储空间足够大,能够容纳大量的信息。
苏苏取出符文玉简,决定先仔细研读一番,再去翻阅《基础符篆大全》。
这枚符文玉简是她昨日特意从藏书阁复刻而来的。
在她看来,想要真正掌握符篆的制作,必须先将符文彻底理解透彻。
得益于过目不忘的天赋,苏苏仅用了一个时辰便将所有符文牢记于心。
接着,她又花了一个时辰将《基础符篆大全》通读完毕,并从中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她意识到,符文就像是现代的单个图形,而符篆则是将这些图形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再注入灵力,最终形成的一种特殊载体。
看完这些内容后,苏苏按照《基础符篆大全》中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决定逐一尝试绘制符篆。
她深吸一口气,回忆起第一次绘制符篆时的状态,努力让自己全身放松,大脑放空,心中摒弃一切杂念。
随后,她拿起早已摆放在书桌上的符笔,在空白的符纸上开始绘制水球符。
笔尖轻触符纸,灵力随之流动,一笔勾勒,符成——竟是一张上品一阶水球符。
苏苏并未停下,继续绘制引水符、净水符、火球符、催生符、回春符、聚灵符、金刚符、定身符、遁地符等符文较为简单的一阶段符篆。
每一次绘制都一气呵成,且无一例外,皆是上品符篆。
绘制完最后一张符篆,苏苏深深地吐出一口气,感到体内的灵力几乎被掏空,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满足。
她凝视着桌上这些成功的符篆,心中暗自思忖:果然,她的猜测是正确的。
这些符篆确实是各种图形的组合体。
只要找到图形的起点以及图形之间的连接点,便能一笔成符。
当然,灵力的分配和神识的掌控也至关重要。
若没有这两者的支撑,即便她找到了规律,缺乏足够的灵力或不懂得平衡灵力,苏苏觉得绘制符篆依然会是一件极为吃力的事情。
苏苏盘膝而坐,进入冥想状态,开始恢复灵力。如今她的修为是炼气三层,灵力不足以支撑她连续不断地绘制符篆。
自从得知将灵力耗尽后再恢复可以提升修为、拓展经脉后,只要在自己的小木屋中修炼,苏苏总会刻意将灵力耗尽,然后再通过打坐恢复灵力。
这种方法虽然辛苦,但她深知这是提升实力的有效途径。
灵力恢复充盈后,苏苏再次拿起符笔,继续绘制符篆。
她打算将《基础符篆大全》中的所有符篆都尝试一遍,若遇到不熟练的,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此时的苏苏尚未意识到,她绘制符篆的成功率有多么惊人。
即便是天赋极佳的符篆天才成功率仅为八成——这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表现了。
而苏苏却每一次都是一次成功,且绘制出的符篆无一例外皆是上品。
或许正是因为她对符篆的规律有着独到的理解,加上她心无旁骛、随心而画的风格,以及对修真界符篆绘制常识的认知尚浅,才让她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达到了如此惊人的成功率。
无知者无畏,或许正是这种心态,成就了她此刻的非凡表现。
接下来的几天,苏苏的生活规律而充实。
白天,她专心上课,学习新的符篆知识,认真聆听师长的讲解,汲取每一分精华;夜晚,她则沉浸在自己的小木屋中,潜心钻研符文和《基础符篆大全》。
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把每一种的符文都绘画上百次将之牢牢记住在脑海里。
之后便将每一种符篆都绘制了上百次,力求做到心随笔动,笔随意转,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她的专注与执着,仿佛让时间都变得缓慢。
每一次提笔,每一次落笔,她都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符纸之间的对话。
她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将每一种符篆都练至极致,直至心手相应,符成如行云流水。
小木屋的书架上,如今已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符篆。
虽然这些符篆都是一阶的基础符篆,但数量之多,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苏苏完全沉浸在了绘制符篆的世界中,仿佛外界的时光都与她无关。
饿了,她便随手取出一颗辟谷丹服下,继续专注于符纸上的每一笔勾勒;
灵力耗尽时,她盘膝而坐,静心冥想,待灵力恢复如初后,又立刻提笔投入符篆的绘制;
累了,她便倒头就睡,养精蓄锐,为下一次的修炼积蓄力量。
她的眼中只有符篆,心中只有对符道的追求,仿佛一切外物都无法打扰她的专注与执着。
在这期间,苏苏用贡献点再次兑换了一批制作符篆的材料。
她将这些材料一一转化为符篆,并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存放在自制的小木盒中。
每一个小木盒都像是她的小小宝库,里面装满了她对符篆之道的热爱与追求。
没办法,宗门送的储物袋空间小,放不了多少东西,苏苏只能将制作好的符篆暂时存放在小木屋里。
苏苏觉得宗门内安全无虞,因此心安理得地将符篆和其他物品都留在了小木屋中。
她并未意识到,修士们通常习惯将所有身家都随身携带,放在储物袋中,以便随时可以轻装上路,无需为收拾行李而费心。
苏苏现在还是用着宗门发的基础储物袋,没有想着用贡献点去兑换一个空间更大的储物袋或者储物芥子。
很快,符篆考核的日子到了。
宋夫子一大早就来到了符篆课堂,神情严肃地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弟子。
考核的内容是在一个时辰内,当场制作十张一阶符篆,且最低要求为中品,种类不限。
对于这些资质较高的弟子,宗门的要求自然也更为严格。
毕竟,符篆之道不仅考验天赋,更考验耐心与毅力。
苏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中平静如水。
她早已将每一种基础符篆练习了上百遍,对它们的绘制方法了然于胸。
她轻轻抚摸着桌上的符笔和符纸,仿佛在与它们进行无声的交流。
随着宋夫子一声令下,考核正式开始。
苏苏深吸一口气,提起符笔,笔尖轻触符纸,灵力随之流动。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符篆的每一笔都早已刻在她的心中。水球符、火球符、催生符……一张张符篆在她的笔下迅速成型,且无一例外皆是上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苏苏的专注没有丝毫松懈。
她的额角微微渗出汗珠,但手中的符笔却稳如泰山。
当最后一张符篆完成时,她轻轻放下符笔,长舒一口气,抬头看向宋夫子,眼中带着一丝期待与自信。
宋夫子走到她的桌前,仔细检查她制作的符篆。
他的目光从最初的严肃逐渐转为惊讶,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赞许。
他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不错,非常不错。”
苏苏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喜悦。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些日日夜夜的练习与坚持,终于在此刻得到了认可。
符篆考核的课堂上,霍政、司凝珏和苏清博三人各自展现出了他们独特的风格与天赋。
作为宗门中备受瞩目的弟子,他们的表现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霍政主修剑道,又是金灵根,因此他绘制的符篆无一不与剑有关。
他的符笔在符纸上飞舞,灵力流转间,一张张攻击性极强的符篆迅速成型。
剑气符、破剑符、剑网符、飞剑符、剑刃符……每一张符篆都仿佛蕴含着凌厉的剑意,锋芒毕露。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符篆的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感,仿佛他手中的符笔就是一柄出鞘的利剑。
司凝珏则是火灵根的拥有者,她的符篆充满了炽热的气息。
火球符、火箭符、火龙符、火海符……一张张符篆在她的笔下跃然而出,仿佛火焰在她的符纸上跳动。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符笔如同指挥火焰的权杖,将炽热的灵力注入每一张符篆中。
她的符篆不仅攻击性强,还带着一种独特的灵动与张扬,仿佛火焰在她的掌控下有了生命。
苏清博则是木灵根的修士,他的符篆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柔和。
回春符、生机符、催生符、藤蔓符、木盾符……每一张符篆都仿佛蕴含着草木的芬芳与生命力。
他的动作轻柔而流畅,符笔在符纸上划过时,仿佛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一片生机盎然。
他的符篆虽然不似霍政和司凝珏那般锋芒毕露,但却有着独特的治愈与防御能力,令人感到安心。
三人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十张一阶符篆很快便完成了,且每一张都达到了上品。
宋夫子逐一检查他们的作品,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赞许。
他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不错,你们三人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与天赋。
符篆之道虽非你们的主修,但能将符篆绘制得如此出色,实属难得。”
符篆考核的课堂上,其他弟子也纷纷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与努力,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一位弟子都全神贯注地投入符篆的绘制中。
其他弟子也纷纷完成了考核,虽然他们的表现各有高低,但大多数人都达到了宗门的要求。
有的弟子在绘制过程中略显紧张,导致符篆品质稍逊;有的弟子则因对某种符篆不够熟练,反复尝试后才勉强完成。
但无论如何